因为缙云山,爱上重庆城
水雾弥漫缙云山
缙云山的山火扑灭之后,又接连下了好几天的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高温和干旱折磨的植物开始渐渐恢复生机。疫情也在逐渐变好,许多关闭的场馆又重新面向公众开放,连菜市场的人也多了起来。而我因为干旱和缙云山山火紧绷的神经,也在这雨天的休整之后,彻底放松下来,可以写写我与缙云山的点点滴滴了。
有北京的朋友告诉我:“因为你,我关注了一座山。”我也才发现,因为这座山,我爱上了一座城。
虽然我是重庆人,但生在渝西的郊县,小时候是很少有“赶重庆”的机会的,对老重庆城的印象就停留在吴文的言子儿磁带里,还有方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街坊邻居》《方脑壳的故事》里面,只晓得“磁器口的花生颗是颗,龙溪镇的茶钱各开各”。年少时向往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大学志愿全部填的外地,于是读书见南海,工作看西湖。终于回故土,想择一清净地,就这样因缘际会来到北碚,住在了西南大学里面。
因缘际会缙云山
缙云山就这样进入我的生活。原不知道它叫缙云山,正如我以前也不知道重庆有个北碚一样,只是日日开窗见着山脉清秀,便问了我的室友,才得其名。缙云山是无处不在的,推窗可见它一角,去楼顶晒被子可见它如卧龙的全貌,去江边菜市场买菜回来,它又倒映在水中了。缙云山也是变幻的,天晴时青山如笑,树木根根分明;下雨时雨雾葱茏,模糊了山脊的边界;黄昏时霞光映红山脊,便是“缙云”二字的由来了。
等我第一次坐车上去,才发现缙云山还是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与缙云山的事情就这样铺开来了,我时常一个人带着干粮和水爬山,沿着主路附近的小路乱穿,拍下各种撞进我眼帘的植物,再把它们一一查出来,并记录成文。于是因此认识了一帮热爱缙云山的专家、老师、村民们,他们对缙云山毫不掩饰的情感深深地感染着我。后来才知道我其实一直走的都是游客区域,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缙云山成为我的秘密基地,我的工作室“缙云风物”也得名于此。
突发山火,从起到灭全过程
8月21日晚上,缙云山脉的虎头山着火了,救火人员第一时间赶了过去。火情让人非常揪心但又无可奈何,因为实在是太干旱了,住处附近林下的植被全部枯死了,连最好养活的扁竹根都干死了,香樟树和小叶榕都在不停落绿叶,刺桐的叶子早掉光了,环卫工人一天扫三遍落叶,落叶踩上去哗啦啦响,抬脚一看,已经粉碎了。哪怕有一点点火星,感觉整个世界都能瞬间燃起来。
大火到23号还没有灭,推开窗户一看,那浓烟滚滚的不是蔓延过来的山火是什么?缙云山是一条像吐司一样修长的山脉,中间几乎没有断口,要是火势无法控制,后果不堪设想。群里传来的前线物资需求消息开始急促起来,有同仁组织筹集灭火器,缙云风物的群友们也纷纷伸出援手参与筹集,24号灭火器送到了前线。
24号是特别关键的一天,所有人都在为救火努力,下午传来了隔离带挖通的消息,人和物资都在源源不断送到前线,我们这些在大后方的人也都在接力筹集新一批物资。那个晚上是一个不眠夜,很多人说晚上决战,而且云南森林消防总队的人也是那天晚上到的,但是25号群里的图片显示却是顺风蔓延的烈火,甚至有人说烧过隔离带了。一想到我的堇菜之路,我的花花草草,我爬过的峭壁,我带朋友去摸过的“我的树”,我和朋友谈心坐过的大石头,就辗转反侧睡不着。甚至有点后悔为什么要住一个推窗就能看见缙云山的房间,让我一晚上坐起来拉开七八次窗帘。
25日天亮了,推开窗,火没有熄,烟雾弥漫得更广了,看起来和隔离带还有一段距离,什么时候烧到隔离带,烧到了会怎么样,是我们最提心吊胆的事。直到下午看到隔离带前整齐排列的人墙,还有传送物资的长龙,忽然就泪流满面了,总攻的时刻要到了。“以火攻火”战况无需多言,网上已经有很多报道了,26日天刚亮,迫不及待推窗,看见烟火消散,悬挂的心暂时放了下来,大范围的核心区保住了。
灾后现场,我与青山两无言
27日下午,守护青山志愿者组织了一次净山活动,因为去的比较晚,大部分垃圾已经被积极的志愿者和热心市民清理了,我们只清理了死角处一些垃圾,但第一次近距离站在隔离带上看到火烧后的缙云山,内心复杂极了。
隔离带的路是真的陡,有的地方是要抓住绳索才能下去,有的地方我只能像小时候玩滑滑梯一样坐在脚后跟上蹲着滑下去,一路摔跤是很正常的,真难想象当时挖掘机是怎么上来的,志愿者和消防官兵武警战士们是如何一点点把物资人力传送上山,还有45度往上的陡坡,那些骑摩托的少年是如何艰难往上冲。那几处光秃秃的高地上还有消防官兵在驻守,就是当时火势暴涨的时候,下面的人拼命叫他们下来,他们在上面腿都不闪坚守的地方。
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燃烧过后的山林。整个山林都是灰白色了,地面没有草和灌木了,是厚厚的灰,烧过的树干是黑漆漆的,树冠也是灰白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恢复起来,大家的心情都格外沉重。还好研究缙云山植物的陈老师说山谷里生物多样性会更丰富,而大火速度很快,从山脊过去了,山谷里的许多物种得以幸存。
大家还很担心接下来的雨水对裸露隔离带的影响。所幸缙云山地质结构稳定,几乎不会形成泥石流。
8月29日,雨终于来了,山上镇守的官兵高兴得和孩子一样,我们也终于放心了,山火不会再来了。同时相关部门山火后续调查也已经启动,包括保护区的灾后修复也有专家团队在跟进,相信会用科学生态的方式修复被破坏的部分,关注森林修复的“爱在山野公益行动”也已经启动了。总之,我们一同关注后续吧。
感谢再感谢,关心缙云山的人们
本次缙云山山火救援,缙云风物的群友们和我的朋友们一共参与了三次救火物资募集,前两次都已购买物资送达前线,第三次没有用上,已经原路退回了。具体的募集金额明细、名单和物资送达情况已经在群里和朋友圈及时同步公示了,此处做一个总的名单和金额公布。
第一批物资
募集内容:参与筹集400具水基灭火器
募集时间:8月23日
募集到金额:2280元
物资去向:8月24日由时光菌代买及押车,以“重庆各界爱心人士及环保、公益同仁”名义捐赠,由团委接收并用于一线灭火。
捐赠人名单:豆豆、小叶榕、紫羚、胖丽丽、蓝鹰、毛竹、崔璇、王颖、陈伟、明月光、老橙子、红叶、蒋老师、艾雪梅、碧波、溱、山川、张桦、栀子花开、张丽丽、紫苏、刘静芳、王晓霞、高梅、张诺诺。
第二批物资
募集内容:参与筹集200个头灯
募集时间:8月24日
募集到金额:1510元
物资去向:8月24日由郑利梅代买并运送至缙云山625物资接收点,以“重庆各界爱心人士及环保、公益同仁”名义捐赠,由缙云村村委会接收并用于一线灭火。
捐赠人名单:豆豆、紫羚、蹇波、莲房、奇奇、陈雪娇、王萌、张艳、Viorica、张一、李冰昕、施春燕、Tracy子文、老橙子
第三批物资
募集内容:参与筹集3000具水基灭火器
募集时间:8月25日
募集到金额:10153.4元
资金去向:8月26日团委更新需求后,只接收了1000具灭火器,其他同仁已经先一步筹够,所以缙云风物群友团队这批资金没有用上,已于8月26日晚23:00全部原路退还。本次捐赠虽然没有用上,但大家对缙云山的关心我们都收到了。谢谢大家。
捐赠人名单:杨丽娟、钟琳琳、紫叶、崔彩莲、韩宇旦、钱慧丽、李昀、洪艳、徐妙浪、安琪儿、张燕、陈雪娇、豆豆、默、蒋老师、小叶榕、栀子花开、春笋、王飞、张一、曾晶、鲸鱼不是鱼、momo就是桃子、千年之前、SYYYYYYY、李冰昕、金兰Nidan、熊驰、欧阳茜茜、Luckily、晓云、豆豆家的孩子、栀子花开的朋友、李玲、张桦、周永平、黄何卿、袁群、张汝霞、王红丽、周幺幺、曾玉玲、篱安、芮秋、刘老老、张毅、猫咪琳琳、苏打、巴扎嘿、张桦家的熙宝、王铑湜、coco、紫羚、石艳艳、萤火虫、老橙子、张丽丽家的依依、红叶、何红梅、方逸文、小鲤鱼、褚银君、太阳妈妈、可可妈妈、予茁妈妈、赛赛妈妈、静待花开、桔子、蓝玲玥、尚净心小朋友、王金玲、菜花、龙葵、溱、陈家碧、中山路小学二年级一班五位家长(肖宇涵妈妈、万博妈妈、钟先佑妈妈、张佳禾妈妈、朱笒宇宸妈妈)、山谷、艾月、刘杞红、豆梨、夏希文、四月、智艳、邓宏、郑不二、北长尾山雀、胖星儿
以上内容均可溯源,有疑问的朋友可以加张诺诺微信:nuonuo_1125查询。
真的特别感动,关注缙云山山火的不仅有重庆的朋友,也有全国各地的朋友,其中不少之前并没有听说过缙云山,甚至有好几位博物画家。有家长甚至鼓励孩子把压岁钱和卖废品的钱都捐出来了,感谢大家对缙云山的关心和对张诺诺的信任。
因为一座山,爱上一座城
翻看我的朋友圈,才发现缙云山和嘉陵江早已渗透进我生活的点点滴滴了,它不止出现在我窗前,在我的文字里,在我的活动中,还在我的画画练习里,在我与朋友的聊天中,在我与群友的分享中,在我接待外地朋友的行程中。
我与北碚也总有各种机缘巧合产生着越来越多的连结。在江边观鸟,去山中赏花。桥下画画遇到女子投江,报警救下她,我却急性应激障碍了。一直混迹游泳馆的我从来不敢想有一天在朋友带领下,我可以横渡嘉陵江。我从江边早市上寻找食材,复刻各种传统美食。我在这里做我的工作室,一点点打磨每一次小小的活动。我还在这里认识了许多热情洋溢的重庆朋友,在他们的直率和热烈中感受不那么强的边界感之中包含的人情味。如果说重庆这个城市给我最大的礼物是什么,我觉得是勇气,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热辣的包容,让人勇气渐渐升起。
我的堇菜之路
原来不知不觉,我对这个城市的感情真的是秤砣入水渐渐深了。一直以来在外漂泊时都坚信“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当我想在重庆留下来时,又看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切就是那么巧,一切又是刚刚好。
注:部分图片来自守护青山志愿者和网络
全文4595字,感谢您耐心阅读。如果觉得有收获,请帮我点个在看,或者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也欢迎留言讨论和赞赏哦!
缙云风物大群每周二会固定主题分享关于自然、教育、读书等内容。有大咖无广告,感兴趣者可以加我微信进群:nuonuo_1125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58:每次认知冲突,都是让人变得开阔的契机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56:自然教育的殊途同归,从重新认识一座山开始
阅读更多请点
自然教育系列丨活动与课程系列丨豆本万能计划丨过日子丨二十四节气丨张念九的专栏丨冒险教育
慢 慢 写
微信号
nuonuo_1125
怕什么真理无穷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